內湖教會

教會簡史

1965.8.15 內湖佈道所開幕,1974.5.1 經中會准升格堂會。
三百餘年前,內湖地區已居住一群「凱達格蘭」平埔族人,至清雍正、乾隆年間,陸續有落腳墾荒之漳州、泉州籍移民,因通行不易,人煙稀少;1961-1971 年間「台北縣內湖鄉」陸續成立十餘處眷村,遷入軍眷,並將本地列為禁建區,仍是偏僻又迷信的地區;1968 年 7 月改制為台北市「內湖區」後,大量進住年輕、中產階級、小家庭的新住民,逐形成一個多元族群的新社區。

本教會創立之異象源自 1959.7.20(星期一)七星中會第八屆會議決議,成立開拓傳道基金,在中會內各教會募捐(預定開拓三所:南京東路、內湖、福隆)開始,1965.8.9(星期一)第十四屆會議決議成立內湖佈道所,由台灣神學院實踐工作委員會主席鄭連明牧師與韋禮遜牧師商討開創神學生實驗的教會,同時獲得雙連教會陳溪圳牧師與長執之支持,由台灣神學院派遣神學生,雙連教會負責房租,於 1965.8.15(主日)舉行開幕典禮,在內湖路二段碧湖國小附近設立主日學實習學校,成立學生佈道所。 

1965-1969 年草創期,以野外佈道方式傳揚福音,但因神學生每年更換,佈道僅限於禮拜日,因此教會進展緩慢。1968.1.7 神學生葉茂男在教會日誌記載,當日主日禮拜出席 4 人,奉獻 50.1 元,主日學教員 2 人,學生 57 人,奉獻 1.6 元;另 1968.2.18 記載,本日上午及下午沒人來上禮拜,教員 2 人,學生 14 人,奉獻 2.5 元,可見教會初期發展以主日學為主;1969 年 2 月起由改派神學生潘進賢,主日禮拜人數漸增,上午及下午合計約 30 人,並開辦初中、英文及數學補習班,成立青年團契,聖歌隊,並開始有家庭禮拜。


1975 年 6 月底吳教師離任往宜蘭教會牧會,8 月起由周炎山傳道師接任,由於租用之教堂聚會不便,乃發起購堂,而於 1977 年 8 月購置成功路三段龍湖新城之4樓,除情商陳溪圳牧師及賴俊明牧師協助對外募款外,並向雙連教會借款 17 萬元,1978 年 9 月經雙連教會同意,以內湖教會每償還 1 萬元同時由雙連教會奉獻一萬元之方式,償還借款 15 萬元(即由內湖教會償還 7 萬 5 千元)。

1978 年 7 月周炎山傳道師離任至台南牧會。1979 年 8 月起情商謝隆輝牧師受託牧會,至1981 年 3 月底止。1981.7.28,周炎山牧師再回內湖牧會任第一任牧師,因 4 樓聚會不便,又再發起購堂,於1982 年 2月購置康寧路一段 138 號翠堤華廈二樓兩間合計 64 坪,總價 295 萬,經雙連教會資助 40 萬及借貸 140 萬,並向中會各教會募款而順利完成,教勢日漸擴展。

1985 年 7 月,周炎山牧師連任第二任牧師,會友漸增,主日學校學生增多,教室不夠用,於 1986 年將牧師館遷出教會,另租鄰近公寓為牧師館,使教會崇拜空間增大,又增設嬰兒房及圖書室。

民國 77 年 5 月經雙連教會樂意免除所借用之建堂債款新台幣 80 萬元(雙連教會奉獻共 120 萬元,雙連會友奉獻 10 餘萬元),至此本堂不再為償還債款而費力,為更能使教會擁有更好的設備和使用場所,乃發起籌備建堂擴展基金之奉獻,於 78 年元月起,每月第二主日設為建堂特別奉獻主日,第一年目標為新台幣壹佰萬元。 

1990 年周炎山牧師離任;1991 年元月韋典良牧師就任第四任牧師。1992.11.22 感恩節舉行獻堂感恩禮拜,由雙連教會許錦銘牧師主理,並由雙連聖歌隊獻詩。1994 年元月韋典良牧師離任;同年 10 月紀元安牧師就任第五任牧師至今。2000 年以建築基金購置康寧路一段 136 號 3 樓作為教育館,總價 500 萬元,並向中會借款 100 萬元,已於 2003 年 8 月償還。 

2005 年為推動教會發展,建築基金定 600 萬元目標,作為購買牧師館基金,預定於 2014 年完成,2005 年募款目標為 30 萬元。2006 年 7 月以建築基金購置康寧路一段136 號 2 樓作為教會副堂,總價 570 萬元。2009 年底還清。2008 年 12 月底紀元安牧師離任。2009 年 1 月中會派公館教會張朝棟牧師為議長。2010 年為整修教會隔音設備編列建築基金預算 50 萬元。

聯絡方式

會址:台北市康寧路一段 138 號 2 樓
電話:(02) 2790 4938;2790 6424
傳真:(02) 2790 6424
網址:www.churches.org.tw/sevenstar/neihuch

分享教會